Page 18 - 会刊2023第四季
P. 18

16    中国少儿公益
                      CHINA CHILDREN PUBLIC WELFARE




               度,进一步完善了规范慈善活动运行                    新法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              领导责任,依法建立协调机制,明确
               的有关规定。                          府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                 专门机构、人员,提供需求信息,及
                   一是要求慈善组织报告“募捐成              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慈善事业的                时有序引导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
               本”“与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合                 规范管理工作;规定由国务院民政部                力量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作”情况。                           门指定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提                    法律还对应急慈善的信息公开、
                   二是完善合作公开募捐制度,具              供公开募捐信息展示、捐赠支付等服                报备手续等进行了明确。如无法在募
               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对                 务;加大对违法行为惩罚力度,强化                捐前办理募捐方案备案的,可在捐款
               合作方进行评估,依法签订书面协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慈善活                开始后十日内补办报备手续;募得的
               议,在募捐方案中载明合作方的相关                动参与者的法律责任。要求慈善组织                款物应当及时使用,且严格规定在应
               信息,并对合作方的相关行为进行指                接受境外慈善捐赠、与境外组织或者                急救援阶段“至少每五日公开一次募
               导和监督,对合作募得的款物进行管                个人合作开展慈善活动的,根据国家                得款物的接收情况”。
               理和会计核算,将全部收支纳入其账                有关规定履行批准、备案程序。                      另外,也提及国家鼓励慈善组
               户;合作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开展                    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国              织、慈善行业组织建立应急机制,加
               公开募捐。                           科认为,“这次慈善法修改,修改的                强信息共享、协商合作,在灾难发生
                   三是明确慈善捐赠、慈善信托受              内容与法律责任有很强的对应关系,                时鼓励慈善组织、志愿者等在有关人
               益人的确定原则。                        对慈善行业规范管理的要求更高。”                民政府的协调引导下依法开展或者参
                   四是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与慈善活动。
               善组织的募捐成本以及慈善信托的                 教授李健表示,新的历史时期,坚定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
               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等标准,特殊情                不移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院教授、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
               况下慈善组织年度支出难以符合规定                加快建设现代慈善体系,是慈善事业                家良指出,2016年颁布实施的慈善
               的,应当报告并公开说明情况。                  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法为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
                   五是要求募捐活动或者慈善项目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                础,对日常状态的慈善事业运转进行
               结束三个月内全面、详细公开募捐、                成部分,慈善体系建设要努力向现代                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应急状态下
               项目实施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慈善转型。                           的慈善活动应如何开展、慈善组织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                                              何反应缺乏明确规范。当前,各类不
               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新法适应                                                确定和难预料风险不断增多,需要在
                                               突破四:独立规制应急慈善
               了新时代对慈善法制的要求,注入了                                                各个领域引入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
               中国特色元素,弥补了应急慈善、社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一             制,慈善领域也不例外。修正后的慈
               区慈善、个人求助网络平台等法律规                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应急慈善就成                善法将应急慈善和常态慈善两种分类
               制的缺失,细化了慈善组织、慈善信                为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一章。近年                 统合,共同形成了统一的慈善事业.
               托、公开募捐、信息公开、法律责任                来,郑州、京津冀的暴雨水灾,甘肃                整体。
               的规制,强化了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发                地震,国际突发灾害救援持续牵动着
               展的责任和促进措施,进一步明确了                人们的心。人们也越发意识到,应急
                                                                               突破五:全面规范公开募捐
               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增强了                慈善并非简单地捐款捐物,如何高效
               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有序地整合信息、做好救援力量的调                    此次《慈善法》修正,围绕社会
                                               度,以及如何完善对社会力量参与救                公开募款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加
               突破三:优化慈善治理现代                    援的支持和管理体系,都是亟待关注                强了合规性要求:其一,合作募捐的
               化水平                             的问题。                            限定及提供合作的慈善组织责任;其
                                                   此次修改的一大亮点,便是针对              二,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的限定
                   慈善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在              这一领域首次出台了较为详细的法                 及其责任;其三,个人求助及相应网
               法律层面进一步给出“促进”措施,                条。如明确了灾害发生后,履行统一                络服务平台的责任。
               另一方面,也要求法律必须对恶劣行                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                    在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的规定中,
               为进行有效的规制和惩罚。                    民政府应当迅速承担应急救援的相应                针对前两个方面,分别针对提供合作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