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18年3期
P. 25

2  3
                                        4

                                  1

                                  1 闭 营 仪 式 上, 孩
                                           子 们、 老 师 们、
                                           志 愿 者 们, 以 及
                                           相关领导和嘉宾
                                           合影留念。

                                  2-4 孩 子 们 在 研 学 营
                                           课堂上。

习实验室、中国科技馆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了解最新科技成             “千苗计划”数学思维讲师梁枫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说
果。主办方还邀请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周振、董嘉文等讲       “投身教育完全是出于热爱”。来自云南山区的营员刘明慧对
授物理科学、人工智能和建筑艺术。                  他说:“老师,我也想考清华,但我觉得遥不可及。”梁枫认
                                  为,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如果有优秀教师指导,很多孩子是
      奇迹不是某一个时刻创造的,但一定从某个时刻开始。短   有把握上清华的。
短的12天中,千苗研学营中发生了哪些令人惊喜的变化呢?
                                        73名营员都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研学营的辅导老师
      13岁的杨文贵来自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第二中学,性格内  一致认为,营员们都是很有潜力的优秀学生,但是贫困制约了
向寡言。“老师提问时,就算我知道答案也没有勇气举手”,       他们的想象力,桎梏了他们的梦想,啮噬了他们的自信。贫困
她说。在研学营中,她看到同学们都踊跃地与老师互动,再加       的原因有多种,对孩子们成长造成的伤害却是一样的。
上辅导员的不断鼓励,这一天老师提问后,她第一次举起了右
手。“同学们和老师都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终于突破了自             种子的生长基因再强大,也要有阳光照耀和雨露滋润才能
己”,杨文贵说。从此,她成为课堂上回答问题最主动的同学       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孩子们在12天研学营中的成长说
之一,并被推选为结营仪式的主持人。她告诉记者,以前很少       明,他们是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绽放的良种,是精雕细刻后就能
主动和别人说话,现在已经和每个同学都成了好朋友。          流光溢彩的璞玉。

      8月11日,营员们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终身学习实        陈萍是湖南省张家界桑植县澧源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这
验室。向昊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中学初二学生,得知       次,她带6个孩子坐了23个小时的火车,来北京参加研学营。
这样的安排后,他激动得一宿没睡觉。在终身学习实验室接受       他们那里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差得很多,缺少实验室、图书
编程控制机器人的训练后,他说:“现在我觉得编程很容易,       馆,学校虽有阅览室,但图书有限,专业的英语老师更少。孩
并不像我以前想象得那么难。” 在实验室需要用iPad,此      子们学习很努力,但对前途比较茫然。“经过研学营的培训,
前,他们都没有用过,连开机都得老师教,他们甚至没玩过乐       同学们的变化超出我的预料。这说明,教育资源的公平是多么
高玩具。                              的重要”。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