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18年3期
P. 22
I N-DEPTH REPORTING 20 21
深度报道
你快点啊。” 己的表现,嘴角微微上扬。那神情有些 地摆动着。突然,一道舞台追光打来,她
记者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和她 调皮,似等待着夸奖和鼓励。 下意识地低了下头。
闲聊起来。我问她:“你爸爸也在外面 热辣的阳光,逼得眼睛不敢直视。 当天下午两点,在长城上过足了
打工吗?”她低头不语。原来,索南卓 索南卓玛好像更起劲儿了,她一路小 “好汉瘾”的孩子们来到了中国航空博物
玛的父亲因为肾病上个月刚刚去世。家 跑,一直走在记者前面,不时驻足回头 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飞机,立
里还有奶奶、妈妈,以及姐姐、弟弟和 看着我。 刻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毛泽东主席的专
妹妹,全家靠一个聋哑叔叔打工维持生 机、播撒周恩来总理骨灰的飞机、红星闪
活。 红红的脸蛋因为奔跑更添红润。 耀的“功臣”战机、香玉剧社号飞机……
强烈的阳光打在脸上,索南卓玛闭上眼 每一架飞机背后,都有数不清的故事。
索南卓玛想当小学老师,还想教 睛,微微抬起头迎向那束炽热的光。
汉语。但她的汉语发音实在不太好,我 古长城的每一个垛口、每一块城
说:“你会背诗吗?”于是,小卓玛立 我忽然想起了7月27日晚舞台上的 砖,都刻下了古老中国的历史沧桑,而航
刻背靠着古砖墙,小手笔直放在两侧: 索南卓玛。 空博物馆里的一架架飞机,则记录了新中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 国空军和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
时,人生容易老。”背完,她很满意自 一身红色藏袍和舞台背景的色调十 崛起脚步。
分协调。排练时有些紧张的她,正式演出
反倒很放松,和着音乐的节奏,身子轻微 “1951年,常香玉带豫剧团一行
59人先后奔赴郑州、信阳、开封、新
乡、长沙等地为支援抗美援朝义演募
捐,用义演所得购买了一架飞机捐献
给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架飞机后来被命
名为香玉剧社号”。听了解说员的介
绍,孩子们纷纷交头接耳:“常香玉是
谁?”“一个豫剧演员,能捐一架飞
机,太了不起啦!”
在参加夏令营的藏族孩子中,卓玛
东知的普通话说得最好。他喜欢弹吉他,
登台表演时一点儿不紧张。“一次看到这
么多飞机,非常震撼”,卓玛东知说。他
的爸爸在寺庙里画唐卡,他不想过爸爸那
样的生活。他说,到北京后,考北京大学
的愿望更加坚定了,“然后呢?”记者问
他,“然后去参军”,他憨厚地笑了。
卓玛东知在航空人才培养展区前停
留的时间最长,不知他说的“参军”是不
是指空军,也不知道这是他萦怀已久的夙
愿,还是这次北京之行孕生的新的梦想。
为了组织好这次春蕾夏令营,空军
部队相关部门做了周密准备。选出品学
兼优的春蕾生参加夏令营,是一项繁琐
的工作。从7月初开始,古清月便带着
10名学员,在青海省循化县建设堂小学
周边的8个村,走访了72户人家。“挑
选的标准是,学习好并且家庭困难”,
她说,要让被贫穷困扰的孩子们在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