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22年第1期
P. 44

I n depth report  42    43
          深度报道














































                还有部分家长更关注孩子的个性化诉求,便不断                  轻,家长们一致要求把英语老师换掉。校长很苦恼,因为这位老师尽管年
            挑战学校统一性或公共性的要求。                            轻,也许经验不太丰富,但却很优秀。校长说不能换,家长就通过家长委
                例如孩子性格内向,家长希望学校给孩子提供                   员会不断去挑战学校的底线。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即家长要意识到,自己
            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孩子变得开朗。这样的愿望可以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的责任和边界。家长可以向学校提出建议,但建议要合
            理解,但有时,家长会把这种诉求提高到一个不合理                    理;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决策,但最终决策权在学校,家长要尊重学校。
            的程度。例如,学校举办演讲比赛,班里最不善言谈                        家长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应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是互信共生、志同
            的孩子的母亲找到老师,说自己的孩子不爱讲话,所                    道合的合作者,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这样,孩子
            以一定要有锻炼的机会,要求老师让自己的孩子参加                    既能在家庭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温暖,也能在学校体会到教育的目的和
            比赛。老师很苦恼,因为这是一个比赛,肯定要选择                    家庭完全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擅长的孩子参加,并且参赛人选是由同学们推选出来
            的,老师要尊重大家的意见。自己的孩子没能得到参                       三、家庭支持:父母即教育者、家庭即教育环境
            赛机会,家长便很不开心。                                  误区三:忽视父母亦是教育者与家庭亦是教育环境
                实际上,家长可以向老师提建议,例如,平时                       网络上有一个热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其中不乏一些受过高等
            能否让自己的孩子多发言,鼓励他和同学多交流,                     教育的孩子,他们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与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
            看到他的进步便及时给予正向强化,这样的要求是                         父母首先应该有很好的道德修养。
            合理的。                                           康丽颖以自身经历为例,她是60年代生人,小时候由姥姥带大。那
                个性化的诉求和学校集体化的要求,应该怎样协                  个时候物资匮乏,过年过节走亲访友会得到几颗水果糖,用纸包上用小锤
            调,这也是现阶段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子凿碎,然后按人数分成对等的小包,每个人拿到纸包里的一点糖沫。这
                例如一位小学校长接到家长委员会投诉,称孩                   样做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懂得分享,虽然物质匮乏,但对所有人都公平
            子正面临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学校选派的语文老师是                    对待。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对康丽颖这一代人影响非常大,“我家父母
            区级骨干,数学老师也很有经验,但英语老师太过年                    这一代有16个孩子,我姥姥带大14个,我们从两三岁就懂得分享。如果要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