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19年4期
P. 31

29






            安全制度建设不断提速,政府主导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逐年
            强化,多数儿童具备了较强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但中国儿基
            会的调查发现,仍有近两成的儿童认为在上网的时候没有必要
            保护个人隐私。
                三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支付失控令人担忧。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12%的儿童“几乎总是”使用网络支付,有超过70%的儿
            童经常网络购物。近年来,儿童花巨款打赏网络主播的新闻屡
            屡见诸报端。
                四是监护缺位的儿童面临更高网络风险。无监护人共同
            居住的儿童接触网络色情信息、遭遇网络诈骗的比例均超过
            40%,并且在遇到网络诈骗时,绝大多数并不会报警。这些儿
            童的家长完全知道其网络活动的不足10%,单独与母亲居住的                        >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做主旨演讲
            儿童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比例也很高。
                五是儿童网络能力不平衡,能力低的儿童承受着更大的网
            络风险。儿童的网络能力受到多元因素的制约,如:生活城市
            的经济水平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父母的网络素养,学                         和女童网络素养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加强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
            校教育环境等等。父母的文化和网络素质高意味着有能力对子                         教育的意见,建议政府、互联网企业、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
            女的网络行为给予更多、更有效的指导和保护;在三四线城市                         共同努力,构建起保护儿童网络安全的联动协调机制,帮助儿
            和农村,陪伴缺失和疏于管理,使孩子更易养成网络依赖的有                         童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提升儿童网络应用、辨识、防范、解
            害习惯,网络色情、欺骗、暴力信息对三四线城市的儿童更容                         决问题和参与互联网建设等五大网络素养能力。
            易产生伤害。                                                 报告还建议,积极发挥家庭对儿童的引导作用,并将网
                                                                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分类分级制
                  构建保护儿童网络安全的联动机制                               度,培养具有自律品格、理性意识、社会责任感的网络空间
                                                                “创造者和建构者”。
                学龄儿童是“触网”未成年人主体,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                          基于前期调研结果,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腾讯公司共同
            学校度过,但目前各中小学的网络素养教育不足,无论是课内                         开发了线上、线下版《护蕾行动——小网民安全成长指南(家庭
            还是课外教育都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孩子在家时,父母                         版)》。据朱锡生介绍,该指南提供了提升儿童和家庭网络素养
            对他们的网络行为监管有余,指导不足。而且,学校和家庭对                         的具体建议,强调儿童应主动提升上网安全意识,做到上网有礼
            儿童的网络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联动。                                    仪;个人信息上传有限度,身体隐私不上网;上网不超时,自觉
                朱锡生披露说,调查中发现,与男童相比,女童上网时间                       抵制不良信息。提倡家长以身作则,在屏幕前做孩子好榜样;学
            更长,更容易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更容易成为网                         会聆听,主动沟通,给予彼此私人空间;加强底线教育,预防孩
            络违法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把网络安                         子被欺凌,避免孩子成为网络危害的传播者和加害者,明确告诉
            全教育作为未成年人安全领域的重要公益项目,并以女童为重                         不与陌生网友视频聊天或线下见面等。指南还从性别视角出发,
            点,推出“春蕾计划”女童保护项目,通过面向女童、家长、                         对女童谨慎发布包括照片在内的重要个人信息,以及女童家长如
            教师的宣传培训和服务,增强女童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女童网                         何妥善应对孩子网恋等问题给出了专门提示。
            络伤害事件。                                                 2019年9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纪念“春蕾计划”30
                他介绍说,近些年来,中国儿基会加强了这方面的基础研                       年活动中,启动了“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将女童及
            究,力图摸清儿童特别是女童网络行为现状和规律,有针对性                         家庭网络素养教育作为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朱锡生说,未
            地向儿童及家长发布具体的指导建议。                                   来,我们将走进更多学校和社区,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网
                2018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腾讯公司发布了《新时                      络素养宣教活动,引导更多儿童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
            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在历时半年的调研中,工                         络、合理使用网络,成为数字时代的好公民;引导更多家长在
            作团队回收了覆盖31个省区市的6300份有效问卷,对部分家                       帮助儿童提升网络素养的同时,构建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做
            长和女童做了深入访谈。以此为基础的统计分析,剖析了家庭                         数字时代的好父母。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