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18年3期
P. 9
> 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互联网企业及亲子代表共 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网络文化‘生态林’。”
同发出“护蕾行动倡议”。 对于孩子们来说,互联网是天使还是魔鬼,由内容决定。在
软问题往往呈隐性。严重性在于,如不能防微杜渐,当隐问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69年新中国历史和40年改革开放历史中,能
题变成显问题,如人讳疾忌医将小病拖成大病,势必要付出 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人和事灿若繁星,只要我们对此倾注情感,
更沉痛的代价。 勇于担当,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感人至深、富有民族哲理智慧、为
儿童所喜欢的故事,使包括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在内的网络世
儿童问题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基础性问题。我国在特殊历 界,成为孩子们磨砺心智、培养情操、展示才华的阳光乐园。
史时期采取的特殊人口制度,使得我们在未来一个时期内,
将持续独生子女为儿童主体的局面,这是中国发展儿童事业 在网络无孔不入的今天,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是全社会
的基本国情,中国儿童与网络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有挑战 的共同责任。
性。改善儿童网络环境,提高儿童网络素质,需要我们付出
更艰巨的努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研讨会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腾讯公司发布了 《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中的大量数据和事例证
《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报告数据显示, 明,家长痴迷于网络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不懂网络的强行
三成左右的儿童遭遇过网络色情和诈骗信息骚扰,七成儿童 阻止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因为家长沉迷网络导致的儿童悲剧也屡见
遭遇过辱骂等网络暴力,其中女童是主要受害者。这表明, 媒体报道,而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和科学引导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对网
对儿童的网络伤害已经不是可以从长计议的“软问题”,而 络的依赖。所以,对于防控孩子的网络伤害,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是需要刻不容缓去解决的当务之急。
学校和幼儿园是儿童学习知识、健全心智、完善世界观的重
当然,“禁网”既不可取,更不可能,疏堵结合是专 要场所。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基于网络的社交媒体作为辅助
家们的一致建议。对孩子们而言,疏导应成为主要方式,通 教学手段。借助于现代科技力量丰富传统教学方法无可厚非,但
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儿童提高识别能力,培 是如果因此减少甚至取代老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所导致的危
养他们的阳光心态,用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和校园活动, 害是多方面的。
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只要我们对此倾注足够的关注,孩子们
能从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图书馆、音乐厅、剧场、影 公益力量介入儿童网络安全领域,表明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
院、大自然和父母的温情陪伴中,得到比在虚拟网络世界中 的重要性形成高度共识。
更多、更真实、更能直抵心灵的知识和情感哺育,有效减少
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本次研讨会上发布的《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
告》,是公益界对儿童网络安全现状与对策的精彩回应。发布方
“堵”应该成为源头治理的铁腕手段。即便在互联网立 在半年的时间里,通过对6300份有效问卷的调研统计,和对部分
法相对滞后的当下,我们也有相应的法律手段治理充斥网络的 家长、女童的深入访谈,科学描述了家庭和女童网络素养总体状
不良信息。需要的是,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要努力创新执法机 况,提出了儿童面临的主要网络风险,并给出对策,呼吁在政府
制,依法严格不良信息的定性标准,明确不良信息制造者和发 主导下,社会各界联合行动,积极发挥家庭对儿童的引导作用,
布者的法律责任,提高惩罚力度,不能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 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分类分级
制度,共同建设绿色、阳光的儿童网络环境。
黄晓薇强调:“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
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儿童心灵,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腾讯公司共同开发的《护蕾行动——
用励志成才的鲜活故事和典范事迹激励儿童向上,让网上正能量 小网民安全成长指南(家庭版)》同时启动上线。《指南》制作
成网络绘本的形式,语言通俗活泼,既是引导孩子文明上网、安
全上网的“三字经”,也是家长指导孩子文明安全网络行为的科
普教材。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网络时代青少年成长创新范式、互联网
企业构筑女童健康上网防线、做数字时代榜样父母和协同构建女
童网络保护机制等议题作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腾讯公司和CCTV慈善之夜承
办,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以及互联网企业、家庭亲子代表200多人
参加,会议发出《“护蕾行动”联合倡议》,呼吁动员社会力量,
为女童健康安全成长打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