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18年1期可复制
P. 18
I N-DEPTH REPORTING 16 17
深度报道
中国儿童电影界知耻而勇,奋起追赶,却是力不从心 保持着积极的精神,影片告诉人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解
除,但唯有积极地生活下去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选择。
1 1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我们搭台别人唱戏。
2 2 少年儿童电影配音大赛初心可鉴,只是并未 英国电影《成长教育》的轻喜剧风格易于被孩子们接受,谈论的却是
3 引起社会更多关注。 成人社会最沉重的话题:钱和感情。故事讲的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遇
到一个渣男。这部电影适合家长坐在旁边,对人物的各种表现给予适当指
3 中国孩子的露天影院,但似乎没有影响他们 导,告诉孩子们,无论什么实惠都不该贪图坐享其成而失去自我,陷入迷
的观影兴趣。 茫时更要努力读书,自己去奋斗。
第三、用什么样的态度为孩子们拍电影?
可贵的是,欧洲的很多电影人都有一颗童心,他们坚持用孩子的视角
体察世界,用孩子们能接受的银幕语言,平静地讲述了一个个孩子和大人
都能被感动的故事。
在经典的欧洲家庭片中,没有人把“我爱你”喊得口干舌燥,也没
有人哭得梨花带雨,家庭成员之间的幸福感都被内化了,亲情可以被拓展
到任何由独立个体构成的群体中,大人和小孩的关系在这些影片中非常单
纯,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也能相互真诚关爱。
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欧洲儿童电影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不如
说是他们的一种文化惯性,即便在成人电影中也是如此。没有喧闹,更没
有空洞的口号,电影创作者试图传递给孩子们的价值观以及对美与丑、善
与恶的判别标准,都巧妙地安排在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中。
所以,欧洲儿童电影甚至不回避通常被称为敏感的话题,比如爱情与
性、金钱,甚至生与死,可贵的是,他们会以一种坦荡的态度,引导孩子
们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爱情观、财富观。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是敬畏而
坦然的,死亡不是极度痛苦呼天抢地,而是一种使人成长的情感救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