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会刊20164期电子版1
P. 23
深度报道 IN-DEPTH REPORTS 21
张家贵认为,“公益应该是一件持久的事,贵在用心、 孩子站在放大的书本之上,前方是高远、辽阔的天地,图片上
重在坚持”,而对贫困孩子的成长而言,“必要的资金支持之 的文字是“给孩子们一个走出困境去看世界的权利”。
外,更关键的是情感的交流”。
网站上公示的信息,记录着受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样被
因此,在“彩虹桥助学计划”项目里,为了持续性地给 记录进去的是志愿者走访的体会和感悟。和桂桂一样,志愿者
贫困孩子提供关怀与指导,“馨心公益”为每个被资助人对 把感悟写进了表格,写进了公益行动的进程,写进了孩子们的
接一位“彩虹天使”,借助“彩虹天使”搭建资助人与被资 成长日记,也写进了中国公益的历史。
助人之间的桥梁,以便掌握被资助人的生活、学习、家庭情
况及心理需求,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 张家贵说:“希望孩子们的求学之路被照亮,希望孩子们
对一”帮助。 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对一”的模式是“馨心公益”的特色。从2014年成 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张家贵介绍说:“由于
立至今,他们已组织活动145场,仅在编志愿者就已超过1700 资助的学生大多是单亲或者父母一方疾病智障等情况,如果深
名,这些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业内精英、企 层次地帮到这些孩子需要做心理工作,这方面我们是缺乏专业
业高管和白领。 性的,未来计划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小组,对情况特殊的学生
进行心理疏导;对组织内部来说,志愿者人数的大量增长需要
在“馨心公益”的网站上,公示着这些志愿者的照片,他 良性经营,而我们对志愿者的管理尚缺乏经验,希望得到更专
们身着统一的墨绿色服装、佩戴着“馨心公益”的标志。同时 业的指导。”
被公示的还有受助贫困学生的信息,这些孩子服装各异,脸上
缺少了他们这个年龄本该有的童真,身后的环境略显逼仄。网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采访的最后,张家贵
站页面的顶部,是“馨心公益”的主题图片:一个背着书包的 说,未来“馨心公益”将长期执行“彩虹桥助学计划”项目,
助力孩子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