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儿基会2016年1期
P. 19
深度报道 IN-DEPTH REPORTS 17
或实施细则,必要时,还有“两高”的司 年代,谈到慈善,首先想到的就是扶困济 是一个所谓“大慈善”的定义。
法解释。法律规范过于粗疏之处,还有弥 贫,是物质施舍。以致形成了一种思维惯 事实上,关于“大慈善”“小慈
补的空间。 性,认为做慈善就是让富人拿出钱来救济
穷人。 善”的概念之争,慈善实践给出的结论早
中国少儿公益:关于“大慈善”“小 于中国的慈善法律。
慈善”的争论,慈善法给出了法律层面的 当然,即便在物质生活有了巨大
定义。对于公益组织,这样的定义意味着 改善的今天,扶贫济困、推动社会公平 慈善力量广泛介入了中国社会建设
什么?根据“大慈善”的定义,中国儿童 依然是慈善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全部。 的各个方面,在城镇社区治理、关爱留守
少年基金会是否会对现在的工作布局做出 现代慈善已经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现它的 儿童、帮助失独家庭、推动妇女就业、防
调整?如是,将会做出哪些调整? 社会功能,如发展教育、保护生态、扶 范意外伤害、环保和动物救助等领域,成
老救孤助残、参与突发灾难事件救助等 为重要的改革推动力量。
朱锡生:“慈善”定义的内涵和外 等,与政府、市场共同构成推动社会文
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调整、充实 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35年来,
和扩展,是一种符合规律的现象。这种变 所实施的各项慈善活动,早已超出了单纯
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近40年中,特别 在《慈善法》第三条中,对“慈 “扶贫济困”的范畴。其中的“春蕾计
是在最近的10年中,表现尤为显著。 善”给予了外延式定义,所列举的7项活 划”“恒爱行动”“安康计划”“儿童快
动中,“扶贫济困”仍然排在第一项,下 乐家园”“HELLO 小孩”等项目,目标
在生产力不发达、物质生活匮乏的 面6项中包含的内容,显然要宽泛得多, 指向包括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儿童心理
和生理健康、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民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