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儿基会会刊2024第2期
P. 40
38 中国少儿公益
CHINA CHILDREN PUBLIC WELFARE
“十八岁的她,
第一次走出县城看到更大的世界”
——.一位县中老师的教育手记
■ 席剑华
“读书到底意味着什么?”“寒
门子弟面临着怎么样的教育现实?”
当关于县级中学教育现状的讨论
变得热切之时,来自甘肃省平凉市
静宁县甘沟中学老师席剑华,和生活
在这里的春蕾女孩,也在用他们的奋
斗,书写着有关这一问题的答案。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文化
意义上则属于陇中。当年,时任陕甘
总督的左宗棠曾经用“陇中苦瘠甲于
天下”形容这个位于黄土高原西南部
的地带,“苦”是陇中的一张名片。
今天我们认识静宁,也有两张名
片,一张是作为苹果大县的静宁,
一张则是与高考状元县会宁齐名的静
宁。苹果大县的功绩是“苦”出来
的,而高考状元县的名号,是“教师 一次谈话,在席剑华文字自述的基础 中时我到了甘沟中学的初中部读书,
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三 上,经整理,有了下面这篇文字。 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成天混日子,
“苦”熬出来的。 成绩很差。
席剑华1978年出生于静宁县的 到了初三的后半学期.,因为逃课
01
一个小山村,一路从村小、乡小读到 去打篮球,被我的班主任陈振帮老师
县里的甘沟中学,最后考上大学,毕 我是席剑华,本科学历,中共党 抓住一顿收拾,为了不再挨打,我向
业后回到母校甘沟中学当了一名老 员,高级教师,现任静宁县甘沟中学 老师保证好好读书,才转变了态度,
师。求学和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让 副校长。 一心一意学习,最后考上了高中。
席剑华得以从不同视角见证静宁这个 回想我的求学历程,实在是有些
西北小城在教育层面的变迁,见证一 汗颜。出身于偏僻的乡村,我是在只
02
届又一届学子的逐梦故事,当然,也 有两名民办教师的村小(只有三个年
有不可避免的心酸。 级,18个孩子)完成的小学一到三年 能考上大学,陈振帮老师对我的
以下是他的讲述。文本的起点是 级的学业,四年级的时候才转到了乡 影响很大,但选择成为一名教师,
他和“春蕾计划”项目工作人员的 里的小学,完成了后三年的学习。初 只是为了上大学时能少一些花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