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儿基会会刊202301期
P. 38

36    中国少儿公益
                        CHINA CHILDREN PUBLIC WELFARE
                           春蕾花开



                     她们的母亲就是如此。郑玉珍形容母亲

                 “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连自己的名
                 字都不会写。”她说,母亲早早嫁人后承担了
                 所有的家务,还要忍受婆家人的冷言冷语,只

                 因为没有生出儿子。
                     然而,朴实坚韧的母亲却认准了一点,就
                 是一定要让女儿学知识有文化。
                     为了供两个女儿读书,郑玉珍的母亲挑着
                 扁担卖包子。她记得,妈妈每天凌晨1点多就起

                 床,然后和面,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全靠手工,
                 天气特别冷,就是靠扁担来挑,一边挑火炉,另
                 一边挑篮子,篮子里有个锅。“我妈妈的手到现

                 在就像那个松球一样,一碰扎人的那种。”
                     郑玉珍和妹妹总是提着水壶,跟在母亲的
                 扁担后面,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小学时光。
                 “我当时想,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样才对得
                 起妈妈的付出。”
                                                               在 " 春蕾班 " 里感受到的平等与关爱,如今郑玉珍用妇科大
                     然而,好好读书对于当时的女孩们来说却                        夫尊重病人和生命的方式传递出去。
                 是一种奢望。
                     2002年,郑玉珍中考那一年,她的妹妹正                      以言表。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命运也在那一

                 读初一。又逢家中变故,一时间负债累累,连                          刻彻底转变。
                 最起码的温饱都成问题。“爸爸说,我和妹妹
                 可能只有一个人能读书了。”
                                                               沁人甘露滋养“春蕾”
                     那个假期成绩出来了,郑玉珍考得不错,
                 但她却高兴不起来。“我想也许我再也不可能                              第一次到昆明的时候,郑玉珍感觉自己像

                 继续读书了。”开学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她始                          看电视一样,行人车水马龙,街道热闹非凡,
                 终不敢问爸爸“最后的决定”。                                大街上跑着两层的公交车。她好奇地看着周围
                     就在生命中一片灰暗的时候,一束光照亮                        的一切,挪不开自己的脚步。爸爸当时就一直

                 了郑玉珍的人生。                                      在催她,“快点!快点!我们走啊。”
                     一天,校长突然给郑玉珍的爸爸打了一个                            在大城市上高中,一切都像是在做梦。
                 电话,告诉他,有一个叫“春蕾计划”的公益                          当时,学校里郑玉珍所在的年级有一个“春蕾
                 项目,可以资助上不起学的女同学继续读书,                          班”,两个“城市班”。虽然也经历了背井离乡
                 昆明女子中学就有对应的招生班级,不用交学                          的不适,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也曾困扰过她,

                 费,每个月还会给学生一些补助。学校有一个                          但很快,积极调整情绪后的郑玉珍融入了崭新的
                 名额,他想推荐郑玉珍去。                                  高中生活,优异的成绩让她变得越来越自信。
                    “我可以继续上学了!”郑玉珍的激动难                             更让她感到温暖的是,“春蕾班”里的师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