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0年第三期
P. 54

HEART VOICE   52     53
          心声心语





            我有一个偶像                                            董佳慧 / 文






                上小学的时候,我经常在村里看见杨宁,有时候在一大早                       很多人盖起
            上学的山坡上,有时候在晚上村委会的窗口前,看见她正在开                         了小洋楼。我
            会,会议室里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                                    家异地搬迁到县
                我今年15岁,来自广西融水县江门村。我们村大山环                        城,政府给我们分
            绕,风景如画。2018年,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脱掉了贫困的                        了房子,我也在城里
            帽子,这里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现在已是漫山遍野开满了                          的学校上学了。
            鲜花。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江门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1000多
                我心中有一个偶像,她就是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                       元提升到7000多元,贫困发生率从20%降至0.05%。
            主任杨宁。                                                  我在广西融水县丹江初级中学读初三,再过几个月就要中
                十多年前,已经跳出龙门的杨宁大学毕业后,回到江门                        考了。上个月,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杨宁姐姐去北京领奖,作为
            村当上了大学生村官。那时候,我们全家人只种着一小块庄稼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习总书记亲自给她颁了奖,她穿
            地,生活窘迫。家里的房子一下雨就漏,全家人围在火塘边不                         上我们苗族的盛装,我真替她高兴啊。
            敢睡觉,担心房子塌掉,贫困的日子就像风雨交加的夜晚,真                            江门村的今天是融水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甚至全国脱
            的不好过。                                               贫攻坚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应该感谢像杨宁姐姐一样的党的基
                遇到刮风下雨,杨宁会和别的村干部一道去我家探望,担                       层扶贫干部,他们的青春本来有更多选择,但是他们选择了大
            心我们的房子不安全。于是,在那面鲜红的党旗照耀下,江门                         山,把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脚下这片土地。他们也收
            村过了一年又一年,一年一个样,年年有变化。                               获了最美的春天。
                如今,村里铺了水泥路,竖起了太阳能路灯,修了自来                           我也是大山的孩子,来自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基层党员干部
            水,还有大片的西瓜地、木耳基地,建起了农特产品加工厂。                         杨宁姐姐是我的榜样。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要沿着她的成长
            村里人跟着杨宁一起努力,家庭有了稳定收入,腰包鼓起来,                         足迹努力向前奔跑,学有所成建设家乡。





                                                李怿恒 / 文
                                                我的老学长邓稼先





                                                    1964年10     京第三十五中学的学生,我正在这所百年名校里读高二。
                                               月16日15时,新           在学校的百年校史中,繁星璀璨,老学长邓稼先是其中
                                              疆罗布泊核试验场          最耀眼的那一颗。斯人已逝,却彷佛从未离开。那些闪亮的名
                                            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           字,是我们成长前行的动力。
                                         强烈的闪光,蘑菇云冲天               26岁那年,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第9天,他选择回到一
                                     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穷二白的祖国。
            成功;3年后,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4岁那年,他回家告诉妻子:我要调动工作了,明天就
            这两声巨响震惊了世界,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邓                         走。妻子问:你要去哪儿?去做什么?要做多久?他选择回
            稼先。                                                 答:不能说。
                他是两弹元勋、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61岁那年,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
            共产党员。令我自豪的是,他还是我的校友和学长:他曾是北                         设计总负责人,他获得国家奖金20元。其中,原子弹10元,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