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0年第三期
P. 31
29
多发生在图书馆里的温暖故事。 1 2
两岁的七七和妈妈是华洲图书馆的常客。母女俩除了到这里看书(当然主要是妈
妈给女儿讲书里的故事),还经常参加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和活力亲子园的亲子课程。
七七话还说不完整,但是会奶声奶气地对妈妈说:“书馆好棒”。来了几次后,图书 1 梁颖梅陪伴孩子们阅读。
馆的志愿者们都认识可爱的七七和妈妈了,也知道她俩叫什么名字。她们每次来,工 2 梁颖梅(左一)为社区合作伙伴作培训。
作人员都会喊她们的名字,和她们打招呼。这件小事让七七妈妈很是感动,她没想到
这里的人这么暖心。她说后来去那些大图书馆倒是有些不习惯了。 兴仁图书馆开业后,两姐妹成了常
梁颖梅告诉记者,2014年,她们曾在华洲街道的龙潭村与海珠区图书馆、华洲街 客,每晚到了闭馆时间都不愿离开。“有
道文化站、龙潭村经济联社共建了一家图书馆,叫兴仁图书馆,“也是为了打工子弟 一天晚上八点多钟了,有工作人员加班,
办的,开馆后的情况和这边差不多,很多孩子放了学就到图书馆看书、写作业。后来 姐妹俩竟也一动不动还在看书”。
因为图书馆所在的兴仁书院场地整修,兴仁图书馆暂时停止开放了”。她说至今还想 在梁颖梅看来,这些孩子都是散落
着在那里遇到的小薇和小欣两姐妹。 在各处的小星星,“我们要给他们一方
小薇和小欣的爸妈都在制衣行业,经常加班到深夜,即便白天有点休息时间,也 蔚蓝色的天空,让他们熠熠闪光”。
要抓紧补一会觉。租住的房子很是局促,姐妹俩放学后就在家门口路边支起一张桌子 这方天空应该是纯净的、有营养
做作业,狭窄的街道上除了拥挤的人流,还有来往穿行的汽车、人力车,嘈杂不堪, 的。华洲图书馆现有藏书,除了海珠区
也危险。 图书馆配置以及用募集的善款选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