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0年第三期
P. 20
I N-DEPTH REPORTING
深度报道 18 19
儿童开展形式活泼、内容易懂的科普教育,帮助儿童理性认识疫情、提升防疫
意识。
2020年,中国儿基会共募集抗疫款物1.13亿元,为守护疫区儿童和母婴生
命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儿基会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也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
考验。
回顾抗疫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
合。近年来,为加强内部合规审查,中国儿基会持续实施“制度年”建设。日常
情况下,制度建设首先要求严格、严密,但是疫情猛于水火,特殊时期遵循“事
急从权,但要守住公平透明底线”的原则,为应急救援采购开辟绿色通道,简化
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加快内部审查速度;同时,根据物资发放内部审计要求, 项
目团队提前制订了验收、发放、签收各个环节的流程文件,大大减轻实施环节的
负担,为物资采购和项目落地节省了大量时间。二是平时准备与战时动员相结
合。长期的公益资源积累在抗疫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爆发后,中国儿基
会发起的应急行动及时得到美赞臣、腾讯公益的响应,“为爱战疫·守护新生”
和“儿童健康防疫包”的捐款迅速到位,与捐赠方联合组建的项目团队以最快速
度展开工作,为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三是依靠妇联组织力量与
借助社会组织力量相结合。各级妇联组织和社会公益力量成为项目执行一线的生
力军。在抗击疫情的紧要时期,湖北封城断路,救援物资的派发遇到极大困难。
湖北省各级妇联组织、各地社工机构和驰援疫区的NPO、志愿者发挥了熟悉一
线情况、熟悉当地防控要求的优势,快速调动资源展开行动,确保救援物资及时
准确派发,显著提高了应急救援效率。 行者”们致敬。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中国儿基会
优化机制,线上公益优势日益凸显 认真总结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公益活动的创新
经验,加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年度规划的
疫情期间,湖北实施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慈善项目无法按正常情况落地实 各项公益行动有序推进。
施。同时,疫情以及不得已采取的严格封控,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压 7月16日,“保护儿童安全·携手共同
力下的疫区人民需要物质和精神双重支援,互联网公益成为支援湖北打赢抗疫阻 成长”——2020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通
击战的重要形式。 过央视网、腾讯网、凤凰网云启动,全国
2月下旬,在中国儿童少儿年基金会与NPO机构“春雨医生”“ NCP生命 “百县千村”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同步
支援网络”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孕产妈妈就诊指南”“春雨医生线上义诊”上 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志愿关爱服
线,为孕产妈妈提供医院信息查询、疫情期间产检查询、专业医生在线咨询等免 务。活动遴选的2000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费服务。很快,上网点击率就达到了数万人次。 在严格遵守各地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真情陪
作为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抗击疫情安心行 伴6000多名留守及困境儿童度过了一个有意
动”的合作执行机构,中国儿基会组织专业团队,在各级妇联组织的配合下,用 义的暑假。
多种手段引导孕产妇、年轻父母和儿童参加“七日自助安心训练营”活动,接受 10月19日,在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支
心理指导,用训练营开发的专业工具测试自己的心理状态,缓解心理压力。 持下,中国儿基会“护航计划”邀请复旦
中国儿基会微信公众号推出音频版“凯叔与你共‘战役’”居家安全特刊, 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
以音频形式陪伴数十万3至12岁在园幼儿和小学生度过一个超长假期。 书记张文宏教授录制的视频节目《对话张
中国儿基会联手国际教育机构培生教育集团整合全球资源,推出在线课 文宏,护航求知路》,在新华网客户端、
程与服务,落实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部署;与好未来教育集团合作的 护航计划官方微博、新华网官方微博、抖
“未来家庭教育计划”公益项目推出《熊猫博士看世界:新型冠状病毒》科普 音、B站、百度APP、斗鱼等平台同步播
短片,为孩子们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危害以及防范知识;组织少年公益 出,引起广泛关注,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
学院的小志愿者们通过绘制手抄报和录制小视频等形式,用稚嫩的语言向“逆 累计超过4千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