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中国,千朵万朵,每一个姑娘都是最美的颜色……”清澈的童声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婉转回荡。展厅另一侧,灵巧的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转动,将打乱的魔方迅速还原。歌声与科技在此刻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这是2025年10月14日,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上的温暖侧影。
10月14日,春蕾梦想合唱团与首都儿童一起献唱《花开中国》。
在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活动中,春蕾梦想合唱团的女孩们与首都儿童一起用歌声为国内外嘉宾演绎《花开中国》,春蕾科技女孩则在展览现场向来宾展示她们的科技作品“魔方机器人”,精彩表演赢得频频点赞。这群来自远方的春蕾女孩,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她们的成长与梦想。
梦想发声:在音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孩子们为演出排练
参加演出的12位春蕾梦想合唱团女童,来自内蒙古、广西、四川、宁夏、新疆多地,她们中最小的仅8岁,最大的13岁,音乐将她们汇聚北京,她们满怀憧憬,加紧练习,为即将踏上的“梦想舞台”全力准备。
排练教室里,女孩们的悦耳歌声传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孩子们纯真的脸庞。中国儿童艺术团合唱团常任指挥杨乐乐轻轻打着拍子,认真地指导着孩子们演唱时每一个音符的细节。
“一定要注意气息平稳,‘花开中国’这四个字要娓娓道来,歌词要唱得饱满。”杨老师耐心地讲解着。来自内蒙古的女孩赞布林和额尼尔乐细细聆听着老师的讲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提示。这是她们第一次来到北京,更是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演出。
新疆女孩凯德热亚·依力的眼睛里闪着光:“音乐给我打开了另一扇很漂亮的天窗。”自从加入合唱团与音乐相伴,这个曾经腼腆、内向的维吾尔族女孩逐渐找到了自信,变得开朗起来。她的小伙伴阿米娜·艾尼则许下心愿:“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唱歌,长大了要当一名音乐老师,我想让更多的小朋友爱上音乐、享受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
“让中华气韵深远绵长蓬勃——”四川康定的罗莎志玛和雷雨欣反复打磨着这句歌词,“这里需要足够的气息支撑,”罗莎志玛认真地说。经过专业训练,她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唱歌技巧,还读懂了歌曲蕴藏的深意。“我们要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努力成长,勇敢地绽放自己。”雷雨欣补充说道。
来自宁夏的马若欣和马嘉雯手拉着手,在休息时轻声哼唱着旋律。这对好朋友在学校合唱团时便是好友,如今一起学唱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她们真切感受到了音乐带给彼此的影响,“音乐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放声歌唱,唱歌真的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好,烦恼仿佛都消失了。”马若欣微笑着说。
女孩们在排练室外合影留念
尽管女孩们的家乡在天南海北,但音乐架起的桥梁让她们快速贴近,并在一天天的排练中也成为了越发亲密的朋友。广西的唐乐、吕世缘与新疆的凯德热亚·依力、阿米娜·艾尼成建立起了跨越山河的友谊,四个不同民族的女孩经常在一起交流唱歌技巧。凯德热亚·依力、阿米娜·艾尼的能歌善舞又勤奋好学,让唐乐、吕世缘佩服,“她们早上起来就练气息,所以高音唱得特别好,我们也要像她们学习,努力练就更动听的声音。”
代码筑梦:用科技编织未来
马星艳(右)、李沁函练习操作智能装置
14岁的马星艳和她的搭档李沁函正在精心调试魔方机器人。这个能在30秒还原魔方的智能装置,将在成果展上与各国嘉宾互动。这两名“春蕾科技女孩”均来自四川米易县,她们身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荣誉。
“老师用Python教我们写‘猜数字’游戏,几行代码就能让电脑随机生成数字、判断对错。”回忆起第一次接触编程的情景马星艳感慨,那一刻让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习编程让我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马星艳专注地说,“我想成为一名程序员,用代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参加“春蕾科技女孩”项目一年后,这个来自四川米易县的彝族女孩就在多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如今,她已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国芯”比赛的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获得者。
同龄的李沁函一边调试机械臂,一边分享她的感悟:“编程不仅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她补充道:“我们生于乡村,但梦想无限,我相信,勤奋努力一定能敲出改变生活的代码;握紧科技的笔,我们定能画出属于自己的光明图景。”
带队老师见证着孩子们的变化,欣慰地说道:“女孩们的成长令人惊喜,她们渐渐褪去了曾经的腼腆少言,在熟悉的专业领域里更加自信、流畅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这些变化,正是公益项目带给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
舞台之光:梦想在此刻绽放
10月14日,春蕾梦想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展览现场演唱《花开中国》。
经过了数月的独自练习和反复的集中排练,女孩们终于迎来了登台的日子。10月14日,演出正式开始,所有的期待与准备都在这一刻绽放。
演唱结束后,凉山女孩何小英和莫佳丽难掩激动,何小英说,“参加这次活动是我一生当中最重要一件事,能够向外国嘉宾展现中国女孩的歌唱风采,我真的特别自豪!”莫佳丽也在言语中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看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指挥杨乐乐欣慰道:“这次宝贵的经历让孩子们懂得了舞台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在集体生活中如何沟通与配合,也希望她们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闪闪发光。”
10月14日,参与春蕾科技女孩项目的学生李沁函、马星艳(右)在展览现场展示她们的科技作品“魔方机器人”。
此次活动也让马星艳、李沁函产生了诸多感悟,她们认为,女孩心思细腻,既能拿好笔,也能学好编程,一定可以在科技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她们也感谢“春蕾科技女孩”项目能够落地自己的家乡四川省米易县,让她们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科技,学习更多知识。马星艳认真地说道:“未来,我希望能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寸土地,助力科技之花持续盛开。”
春蕾花开:用爱浇灌希望
自2021年起,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爱心力量共同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破土而出,迎风生长。“春蕾梦想合唱团”公益项目如星星之火,已在全国20个省(区、市)落地生根,为逾2000名女童带去了专业训练与合唱教育,建立了56个希望之团,引领她们在艺术海洋中自由探索、勇敢追梦;“春蕾科技女孩”公益项目则如涓涓细流,面向初高中阶段的春蕾女孩,围绕AIGC等前沿科技、文化自信等内容开展科技营地项目制学习,打造的初中科技普惠课程+高中研学实践体系化培养模式,已在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市)近50所学校落地,浸润了近万名女孩的心田,引领她们在科技领域收获更长远的发展。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女孩蜕变。从偏远乡村到世界舞台,从不敢开口到自信放歌,从面对代码不知所措到从容操控机器人——改变的不仅是技能,更是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拥抱未来的勇气。
如今,这些被点燃的火种正开始照亮更多人。想成为音乐老师的她,要将美的种子带回家乡;立志用科技改善生活的她,要让智慧在田野间生根发芽。从“我”到“我们”,这场关于成长的接力正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悄然传递。当千朵万朵春蕾同时绽放,那便是春天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