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7日讯 27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儿基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基金会)、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巾帼送暖,数字关爱”——数字关爱券发放活动在北京市怀柔区启动,雁栖镇百余受灾儿童获资助,并在当地大型商超购物。与以往传统救助物资不同的是,儿童可以在家长和志愿者的帮助下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满足了孩子个性化需求。
图说:数字关爱券
据了解,9月到10月,学校开学之季,怀柔区受灾最严重地区一千余名儿童及家庭将陆续获得数字关爱券,保障孩子们顺利开学,快乐生活。
图说:雁栖镇的受助儿童在当地大型商超选购物品
“数字关爱券的最大特点是能满足受灾群众个性化的需求。”中国儿基会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政府的救灾储备、各界的爱心捐赠,满足了受灾群众基本的物资需求,但很难做到因人而异、面面俱到,通过发放数字关爱券的方式让受灾儿童及家庭自行选购,则能弥补这个不足。”
记者了解到,以往物资需要物流层层运转,工作人员还需要打印名单、手动核对身份,社区志愿者需要至少2-3天搬运和现场登记。如今通过数字关爱券,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受灾群众领取物资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数字关爱券除了可以在线下商超购物,帮助受灾地区商业恢复发展外,腾讯基金会数字关爱平台还联动京东向受助人开放线上商城选项,受助儿童可以在家长或志愿者帮助下自主选择开学季所需要的物品后在线完成采购。
图说:受助人可以实现网上下单,快递最快第二天就能送货上门
“基层的妇联工作者一直在村里摸排受灾孩子的情况,看着有的孩子因为水灾缺生活用品、没法安心学习,既心疼又着急。”雁栖镇的基层工作者表示,“感谢中国儿基会、腾讯基金会和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送来关爱电子券,带来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表示,把传统的爱心物资发放变成了孩子们去选择需要的物品,依托数字化工具极大方便了爱心执行的透明化和便捷化,同时受助人也无需暴露个人信息,保护了个人隐私。
爱心券的诞生,还要追溯到两年前积石山地震。为帮助地震灾后群众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腾讯基金会启动“呵护宝贝 宝宝券温暖行动”,向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2500余名新生儿家庭发放“数字宝宝券”,基于微信支付生态,受灾家庭妈妈可以通过刷脸完成实名认证后通过微信支付进行结账。数字爱心券在灾害救援、弱势群体帮扶等公益慈善领域表现出了高效、透明、个性化等优势。未来,北京市密云、怀柔、平谷、延庆4个受灾地的400名儿童及家庭也将陆续获得数字关爱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