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扶贫 充满希望

2005/05/20

    我叫丛林,今年十二岁,是朝阳县胜利乡亿达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绿色扶贫,使我坚定了克服家庭困难的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是绿色扶贫的受益者。
    从我记事时起,就感受到因家庭贫困而带来的种种不利,那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向爸爸要学费时,都要拖了好几天呢?渐渐地长大了,我才明白,家庭贫困使我无法与有钱人家的孩子相比。我的家庭人口结构比较特殊。上有八十一岁的奶奶;还有一个从小就残疾的哥哥,现已二十五岁,不能劳动;爸爸也只有一只健康的手。全家人只能围着那少得可怜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里的一切开支就靠那点地的收入,当然也包括我的学习费用。前几年,姐姐就是因为家里没钱,只读到初中二年就被迫辍学了。我知道,我上学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不易,我暗暗发誓,我—定要把握有利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父母也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爸爸常说,咱家虽穷了点儿,但这是暂时的,只要你好好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你姐姐已经亏了。每次我听了以后,心里都是酸酸的。
    2004年春开学后不久,者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辽宁省绿色扶贫助学办公室在我们贫困乡实施绿色扶贫助学活动,无偿提供蓖麻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资料,并且保证回收。听到这消息,我和同学们一样,非常高兴。我第一个报了名,因为学校老师了解我家里的情况,立刻答应了我的请求。我想,我终于可以为父母做点事,为家里出点力了。回家后,爸爸听了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并表示全力支持我种植蓖麻。
    种子领回家了,爸爸帮我选了一块空地,按着从老师那学到的方法,细心地把蓖麻种子埋进土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我播种下的更是一份希望。
    以后的日子,我每天都要到蓖麻地里看一看。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有一天,嫩绿的小苗从土里钻出来了,一颗、两颗……哈!别提我有多高兴了,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可又怕把蓖麻吓得缩回去。接下来的几天,蓖麻一天一变样,转眼间就长出了手掌大小的叶子了。在我的精心管理下,蓖麻渐渐地长大了,比我高出了许多。浇水、除草、施肥、辛勤的汗水滴在了蓖麻地上。在劳动中,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更读懂了爸爸那黑瘦的脸和那深深的皱纹。我越加努力了,放学后,星期天,节假曰,从家里到蓖麻地不知往返了多少次。我还和老师走访了我的同学,观看了他们的蓖麻田,同他们交流了经验和体会,从中又使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收获的季节到了,当我把蓖麻采收回家时,心里有一种甜蜜的痞觉,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十共收了55千克蓖麻,卖了200多元钱,在我看来,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钱,不但解决了我的上学实际困难,而且也给家里增加了点收入。我心里高兴极了,我能自己解决读书费用了,更重要的是,在种蓖麻过程中,我得到了锻炼。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贫困山区孩子的关爱。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快乐,使我更加珍惜生活,同时也培养了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明自了做人的道理。
    我衷心感谢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及辽宁省绿色扶贫助学工程办公室的叔叔、阿姨们,感谢关心我的学校领导和我的班主任老师。绿色扶贫助学,让我们这些大山沟里濒临失学的儿童受益,让我们对完成学业,实现心中的梦想充满信心和希望。

分享到: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