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8日,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8858”手机公益短信开通三周年的纪念日。为此,中国儿基会向社会介绍“8858”手机公益短信开通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中国儿童慈善事业。
“8858”手机公益短信简介
2003年1月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手机公益短信——“8858”手机公益短信(寓意“帮帮我吧”)。“8858”手机公益短信的开通,为中国儿童慈善事业搭建起奉献爱心的新平台,有力推动了推动“零钱慈善”的公益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8858”手机公益短信覆盖中国移动全网用户。与传统的募捐形式相比,“8858”手机公益短信募捐具备随时、随地、随身,捐款方便,人力投入小,管理方便,资金往来明晰,募捐范围广泛等优势,避免了去固定场所小额募捐的不便。捐款用户可以在“1-30”中选择任意整数作为捐款金额,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捐款需求。
“8858”手机公益短信的资金流向
通过“8858”手机公益短信募集的资金,一部分作为中国儿基会的应急资金,用于救助我国生活在遭受地震、洪灾和火灾等自然灾害地区的少年儿童,以及遭受重大疾病或者生活在病区的少年儿童,也赞助全国各地兴办学校、幼儿园、儿童福利院、孤儿院、儿童养育院和兴建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活动站等;另一部分资金则用于中国儿基会的现有项目,例如:“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儿童弱视专项基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基金”等。
“8858”手机公益短信三年来取得的成绩
“8858”手机公益短信自2003年开通以来,三年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募集资金共计21,231,289元;其中,2003年募集资金14,323,038元,2004年募集资金2,157,472元,2005年募集资金4,750,779元。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把通过“8858”手机公益短信募集到的资金及时投入到社会救助当中。
“8858”手机公益短信大事记摘要:
2003年1月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8858”手机公益短信开通仪式。
2003年,中国儿基会用来自“8858”手机公益短信所募集到的资金,向新疆“2.24”地震受灾地区捐赠100万元,在当地建立2所“春蕾小学”。这是“8858”手机公益短信开通一个多月来向外资助的首批善款。
2003年3月,“8858爱心使者”走遍全国活动启动。
2003年3月8日,广东移动汕头分公司青年志愿者开展“发送爱心电波 沟通从心开始——‘8858’爱心行动”,向社会宣传“8858”零钱慈善手机公益短信。
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中国儿基会用“8858”手机公益短信为因过量注射庆大霉素而致聋并准备植入人工耳蜗的朱逊小朋友募集资金,总共募集到资金3,593,680元。善款的募集确保了朱逊能够回到正常儿童的生活中来。
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儿基会从“8858”手机公益短信所筹的善款中拨出250万元用于地方妇女和儿童抗击“非典”和疾病;并救助全国因抗击“非典”而牺牲的医务人员的子女,每年2000元,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在“安康教室”的捐建活动中,又是来自于“8858手机公益短信”的善款,用作首批100个“安康教室”的启动资金。
2004年1月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零钱慈善 儿童安康”——“8858”手机公益短信开通一周年活动。
2005年6月13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看到河北受虐女童晓霞的报道后,决定从当天起通过“8858”手机公益短信为晓霞接受社会捐款。在近20天的时间里,通过短信共募集资金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