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得春蕾竞芬芳

2006/10/18




我叫王娟,来自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市,是济源市王屋一中春蕾班班主任。作为一名山区教师,我深深明白山区孩子上学的艰辛。从参加工作起,我就特别关注贫困孩子。2004年,在市妇联多方奔走下,王屋一中办起了春蕾班。我成为春蕾班的班主任。
2004年9月3日,是春蕾班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50名学生穿着破旧,有的衣服长短不齐,补丁摞补丁;有的用手抓挠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有的拖着开了绑的布鞋,用怯生生的眼光瞅着我。让她们自我介绍,一个个都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我的心酸酸的,决定进行家访,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家住后洞村的侯亚娟同学,上课目光呆滞,发音含糊,反应迟钝,后来才发现她是天生的半聋半哑,靠看嘴形才勉强听课。星期天,我和她一起走到家门口时,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个头发凌乱的妇女,拄着拐杖,正艰难的提起一桶水,一弯腰,那条断腿高高的翘在身后,裤腿空荡荡的。原来,五年前,亚娟的母亲因车祸截肢,外债累累;两间土房去年也被大雨冲塌了,现在的房是乡政府帮忙盖的。看着亚娟母亲满眼的泪,哆嗦的嘴,我含着泪说:“婶子,亚娟这孩子很懂事,我会像亲姐姐一样照顾她,你放心吧。”
半年里,我顶着风雨,踏着泥泞,行程四千余里,走遍了王屋乡44个行政村的50户人家,也尝遍了她们的辛酸与痛苦。郑艳平两岁失去母亲,八岁才刚刚得到新家庭的温暖,父亲又触电身亡;常玉粉,父母都是傻子,一家人全靠大伯照顾……每个家庭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每个学生都有一段痛苦的记忆,每一双眼睛看了都让我心疼。从那时起,我就当她们是自己的亲妹妹,细心照顾,耐心教导,真心帮助,全心呵护。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物质上的帮助并不能够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教育贫困生必须从思想抓起,让他们学会做人。我买来了毛巾、香皂,带她们到澡堂洗澡;找来针线,教她们缝补鞋袜、床单;在寝室装上镜子,要求每天检查自己的着装,每周评出卫生先进个人。她们竟把寝室布置的像家一样温馨:不仅被褥干净整齐,还在床头挂上了小瓶子做的风铃,连墙上也贴上了自己的画。我们寝室被评为全校文明寝室,当我把小红旗挂到门前时,她们一个个都像小松树一样,腰板挺得笔直。

 

                                                                                                

共[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分享到: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