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基会荣获5A级基金会

2008/05/06



 





    4月29日,在民政部基金会评估工作总结暨授牌大会 上,中国儿基会荣获民政部最高级别5A级基金会称号。这是继2003年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抗击‘非典’先进全国性社会团体”;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民间组织”;2005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春蕾计划”荣获“中华慈善奖”;2006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等各种奖项后获得的又一殊荣。遵循“一个宗旨”、精心打造“两个品牌”、强化“三个意识”、坚持“四个透明”是中国儿基会长期以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中国儿基会获得多项荣誉的重要基石。
遵循“一个宗旨”
    中国儿基会成立27年来,始终恪守“为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特别是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服务的宗旨,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们!
精心打造“两个品牌”
    中国儿基会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精心打造
   “春蕾计划”(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和 “安康计划”(旨在使儿童少年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两个公益品牌。一、“春蕾计划”创新发展。根据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以及“两免一补”国家助学政策的实施,“春蕾计划”在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女童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资助高中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及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并设立了“春暖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推出了捐建“春蕾寄宿制学校”项目等新的资助措施。截至目前,“春蕾计划”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普遍实施,共募集资金6亿多元,救助贫困失学女童达170余万人次,培训妇女和儿童41.6万人次。“春蕾计划”已经发展成为助学、实用技术培训、综合素质提升等多视角、多方位促进女童全面发展的全国著名公益品牌之一。二、“安康计划”多元化推进。中国儿基会 “安康计划”紧贴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探索了一系列儿童公益事业运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安康计划”创造性地推出了“安康教室”、“安康图书站”、“社区儿童德育中心”、“安康婴幼儿成长教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安康宣传栏”、“弱视儿童专项基金”等公益项目。2007年,“安康计划”面向全社会又发起了新型资助模式“安康校企助读工程”,实现中等职业院校贫困学生完成从技术培养、社会实践到正式就业的一条龙资助。 “安康计划”公益项目的实施,已使千千万万个儿童受益,为广大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中国儿基会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源泉,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中国儿童少年的迫切需要,积极实施公益品牌战略、不断创新劝募渠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创新募捐平台。为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进一步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搭建公益平台,进一步倡导“零钱慈善理念”,中国儿基会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手机公益短信募捐项目(根据信息产业部开展手机短信“四网合一”工作的要求,原手机公益号码“8858”、“9592”现改为“10699958”)、爱心募捐箱、招商银行一卡通网上捐款、义卖、义演、义赛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募捐工作奠定基础。2、创新项目运作模式。针对“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两个品牌项目的不同特点,本着“双赢”的原则,精心策划公益组织与企业、社会互动的多种模式,并运用“精细化”的理念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实施,使儿童真正得到受益,使捐助者得到满意,使捐助企业形象真正得到提升。如由中国儿基会与恒源祥集团共同发起的“寻找爱心父母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的恒爱行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覆盖25个省及港澳台地区。活动凭着不断地创新、慷慨投入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实现了社会公益事业中一种新的互动型慈善活动模式,目前已回收41万余件爱心毛衣。3、创建儿童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中国儿基会坚持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创建儿童慈善事业的新模式。目前,旨在为贫困家庭创造继续接受教育,提高劳动技能,摆脱贫困的中国儿基会“智力扶贫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在日内瓦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已惠及学员600余名。中国儿童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在筹备当中。


共[2]页: 

分享到: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