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块钱化解儿童医疗保障大难题

2010/09/06

  本报记者 王烨



  在我国,目前针对少年儿童群体重大疾病的制度性保障方案短期内尚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面临各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威胁。公益机构恰恰可以在制度性保障难以顾及到的地方,发挥作用。

  当保险公司把10万块钱交到他们手上的时候,子阳(化名)的父母仍然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一切都像做梦一样,一张几乎被遗忘的公益保险卡给身患肾衰竭却无钱医治的子阳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子阳的公益保险卡仅仅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儿基会”)“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已经发出的24万张中的一张。中国儿基会的目标是通过发放“公益保险卡”的方式,覆盖全国71.2万名孤儿、儿童以及全国更多的少年儿童,使每一个儿童在患病时都能得到医疗保障。

50块钱,救了孩子!

  中国儿基会是新中国后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在全国妇联的领导下,致力于辅助国家推进少年儿童的教育、福利事业。2009年4月,中国儿基会推出“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将慈善与保险相结合,利用公益化的保险手段,为少年儿童提供重大疾病保险保障。2009年7月,民政部与中国儿基金共同推出“孤儿保障大行动”,旨在逐步覆盖全国70多万孤儿。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让子阳获得重生希望的是一张小小的公益保险卡。这张巴掌大小的卡片那么的轻薄,以至于子阳的父母都把它忘记了。在得知子阳患上肾衰竭之后,夫妻俩四处找亲友借钱,直到无处可借之后夫妻俩才想起抽屉里的公益保险卡,将卡片拿在手里,夫妻俩将信将疑地拨打了理赔电话,没想到不到10天,保险公司就把10万元送到了他们手中。

  中国儿基会“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宋立英告诉记者,他们和专业的保险经纪合作,由保险经纪筛选最优的保险组合,经过反复比较研究,确定了带有公益性质、价格特别优惠、专属且不能对项目外销售的公益保险产品。

  “现在只要50元钱就能为孤儿或者贫困儿童购买一份保障期限为一年、保额为10万元、全面覆盖包括恶性肿瘤(含白血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肾病、重症肌无力等12种青少年常发重大疾病的公益保险,而同等险种商业价则需要大概200多元。”宋立英说。

  “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民政部合作,由民政部提供孤儿和部分贫困儿童名单,由“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为健康可承保的儿童免费发放中国儿基会专属的重大疾病公益保险卡。合作的保险公司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目前合作的两家保险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保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在各地的网点最多,而中国人保健康保险公司的健康险在业内领先,这是他们中标的优势所在。”宋立英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成立至2010年6月,基金已经完成了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四省市的孤儿、少部分贫困儿童重大疾病公益保险的发放工作。2010年下半年,中国儿基会还计划为辽宁、福建、宁夏、西藏等8个省市的10万名孤儿和1万名贫困家庭的儿童和留守儿童发放公益保险卡。

10万元,补充患儿保障体系

  截至2010年7月,“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募款总额达1400多万元。“一个公益项目能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取决于是否满足了社会与公众的需求”,宋立英说。

  在我国,目前针对少年儿童群体重大疾病的制度性保障方案短期内尚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面临各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威胁。以白血病为例,中国每年新增白血病人,其中50%是儿童,而这些儿童中又有超过70%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就此告别鲜活的生命,无数个家庭坠入痛苦的深渊。

  有学者指出,以医疗保障为例,目前农村儿童所能享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于其他医保,事实上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制度。例如住院报销比例平均只有40%左右,而最高支付限额亦不过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去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5153元,6倍也仅是3万多元)。以这样的保障水平,来应对“白血病和肾衰竭病”这样耗费巨大、动辄几万乃至几十万的重大疾病,无疑只能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2009年2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期间遇到河北的白血病患儿李瑞。当得知李瑞因为家庭贫困看不起病,母亲准备带他回老家时,温家宝总理非常难过,当即嘱咐随行工作人员安排孩子到北京治病。随即温家宝总理提出“可着手研究建立儿童大病救助金制度”的要求,并在2月28日与网友交流时提出,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建立帮扶机制,拉开了通过制度解决此类重大难题的序幕。

  6月10日,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优先选择几种危及农村儿童生命健康、医疗费用很高、治愈率高的重大疾病开展试点,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将从解决0至14周岁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开始,其报销比例应该达到七成。《意见》出台后,贵州、安徽、河北等地纷纷展开试点。

  “儿童大病医疗保障一直是一个难题,政府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所作的事情是一种辅助和补充。”宋立英告诉记者。

  在实施过程中,基会会也需要考虑一些具体的细节。“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专属的这款赔付性保险产品,被保儿童一旦确诊患病即可获得一次性10万元的赔付。这种赔付不需要通过事先垫付然后报销的方式获得,不仅可以让尚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孩子们受益,还可以补充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儿家庭需要自费承担的部分,也能够为患儿及其家庭补充必要的营养费、交通费和误工费等。

新项目需要“养”

  2010年5月,“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启动“爱心1+1”大型公益活动,公众每捐赠50元就能为一名孤儿提供一份保期一年保额为10万元、全面覆盖12种青少年常发重大疾病的公益保险。同时,每捐赠一名孤儿就能以同等价格为身边的一名孩子购买一份同款公益保险。

  宋立英指出,目前我国保险保障,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对儿童,通过公益保险的赠予,使其在患大病时能得到及时治疗,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提高愈后效果。“爱心1+1”的模式一方面使更多的困难儿童能够涵盖进来,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儿童得到保险保障,更大规模地覆盖儿童。

  工作量大和传播力度不够也是目前项目面临的问题。由于保单与孩子是一对一的模式,需要整理复核数据,如果表单填写的不够规范的话整理起来会非常繁琐。作为一个新的公益项目,如果想让更多的公众认知和参与,无疑持续不断的媒体传播是最重要的,而这无疑也会增加项目的投入成本。宋立英表示,爱心1+1”行动是一个奉献爱心的开放的公益平台,中国儿基会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聚集力量,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早受益,多受益,长受益。为儿童健康、家庭安宁和社会和谐而努力。

  “目前已有几家公益组织表示了合作意向”,宋立英告诉记者,“新项目发展有一个过程,要养,我们现在就处在养的阶段,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涵盖孤儿和贫困儿童,我们希望最终所有的儿童都能涵盖进来。”

分享到: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