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自1981年7月28日成立首个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来,中国的公益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出公益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在中国慈善事业的推进过程中,经常活跃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影子。他们在科学创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倾情奉献爱心,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日照钢铁集团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作为一家年轻的民营企业,他们在致力于扶贫、助老、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外,还用钢铁般的意志、火热般的大爱,为四川地震712名孤儿、困难儿童撑起一片安全健康、幸福成长的蓝天。)
“鸟儿感恩于蔚蓝的天空,是因为天空给予鸟儿飞翔的目标;而我感谢于安康的爱心,是因为安康给予我生存的‘一片天’。在这‘一片天’中,每天都让我们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让我们知道爱的存在、爱的温暖……”四川省双流县九江中学的德阳籍女孩罗思思在日记中记录着经历汶川地震后的心路历程。
罗思思心中的“一片天”来自于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的厚重大爱。她自幼被生父母遗弃,养父母去世后,由叔叔抚养。汶川地震后,在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的资助下,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作为特困儿童安置在成都双流“安康家园”。在“安康家园”温暖的大家庭里,她在饱尝爱的滋味中,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着。
异地安置 爱心抚平创伤
像罗思思一样,心中有着“一片天”的还有与她一样有着同样处境的四川省10个市(州)、31个区(市)县、6个民族的712名四川地震灾区孤困儿童。
时光追溯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立即行动起来,在组织员工千人献血等活动外,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1.52亿元,并随之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携手,派出精兵强将组成抗震救灾工作组深入重灾区一线实施救援。面对地震中失去家园、校园、特别是失去亲人的儿童除了要经受极大的身心创伤外,还面临着堰塞湖的危胁,双方果断做出决定,全力开展异地转移安置灾区孤困儿童大行动。日照钢铁集团公司当即决定首期捐助3000万元,设立“安康家园专项基金”,确保转移安置工作顺利推进。
2008年5月20日起,深入重灾区筛查救助儿童、改造“安康家园”、转移安置灾区儿童的工作全面展开。时间就是生命。在一周多的时间内,由日照钢铁集团公司新峻工的5幢职工宿舍楼改造而成的适合灾区儿童特殊身心特点,集居住、医疗、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安康家园”落成;在不到10天内,由中国儿基会与日照钢铁共同聘期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天津师范大学老师为园长,有128名中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不到29岁的有着幼师、医护、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组成的“安康家园”管理队伍迅速建立;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灾区前线转移工作组冒着生命危险,先后转移22批712名灾区儿童(最小年龄3岁,最大的19岁)到日照“安康家园”过渡学习生活。
在灾区儿童陆续抵达日照“安康家园”后,日照钢铁集团公司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立即启动了各类保障措施。在日照“安康家园”生活的一年期间,家园的亲情关怀、专家的心理疏导、军事化的训练、当地优秀教师的精心辅导、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让孩子们逐步走出地震的阴影,生活学习身心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北川县女孩邓文豪地震时,被老师抱着躲过了一劫,但父母却不幸遇难。在安康家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这位瘦弱、秀气的女孩又找到父母般的亲情,内心充满了无比坚强自信的力量。她说:“以前读书是想赚钱给爸爸妈妈买房子,但现在我读书是为了回报社会、建设家乡!” 其它孩子们也在心愿薄上表达着感恩的心扉:“我想快快长大,也像日钢的叔叔阿姨们一样,帮助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这次地震不仅让我们学会了感恩,还让我们懂得了大灾之后有大爱,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真理。从现在开始我会珍惜友情、珍惜亲情、珍惜生活、珍惜一切的……”
重建家园 大爱带“我”回家
对于一个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企业来说,追求慈善捐助社会效益最大化、长期性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为进一步优化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日照钢铁集团公司在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完成孤困儿童临时过渡安置后,又酝酿出一个大爱计划,决定捐资1亿元,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四川双流捐建一所永久性的“安康家园”和中小学校。经过近三个月的考察、选址、协调、筹备,2008年10月15日,捐建项目破土动工。受集团委派,日照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任三明带领的工作组长期驻守双流,与儿基会的同志们共同协调指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日照钢铁集团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并一度亏损。但日照钢铁集团董事会一致表决,公司生产无论受到多大的影响,孩子们的教育决不能受丝毫影响,要全力以赴确保双流捐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建设。2009年6月18日,在爱的包围中生活了一年的孩子们在深深的依恋情思中离开了生命中的第二故乡——日照安康家园,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的精心组织下,踏上了归乡的征程。2009年8月26日,经过310天夜以继日的奋战,总面积约38500平米,生活设施齐全、教育资源丰厚、教学设施先进的双流“安康家园”及学校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新学期开学之际,孩子们在双流“安康家园”及双流县的新棠湖小学、棠湖中学、双流九江中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日照钢铁集团公司承诺将持续资助这些孩子完成最高学业。双流“安康家园”成为全国最大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孤困儿童安置基地。
爱在接力 伴爱安康成长
爱具有春风唤雨般的感召力和百川纳海般的吸引力。在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的大爱感召下,一场爱心接力在双流安康家园继续展开。为使孩子们尽快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双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康家园”具体实施工作,专门抽调有着丰富管理、教育经验的教师组成“安康家园”管理队伍,并配备专职“安康妈妈”86名,80%以上有幼师教育或医护工作经验。双流“安康家园”采取集中管理培养、驻地学校教育模式,还与有关大学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定期聘请心理、教育方面专家对教职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为及时有效的对孩子们进行心理抚慰奠定基础。同时,双流“安康家园”还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开展美术、声乐等10余个兴趣活动班,使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沐浴暖阳,就会花开烂漫。一年来,孩子们在双流“安康家园”教职员工的悉心呵护下,学习、生活、身心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10年6月,北大六院心理辅导团队给家园的孩子作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孩子们已基本恢复心理健康,而且其心理恢复率和速度远远超出全国孤儿院历史最高水平。有的同学荣获全国作文比赛获一等奖,有的同学荣获 “成都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有的同学荣获成都市绘画比赛儿童组一等奖,等等。更令人欣慰的是沐浴着爱的暖阳成长的孩子们也在传递着幼小的爱心。在台湾风灾、海地地震、玉树地震中,孩子们纷纷节省自己的零用钱,帮助与自己有着同样经历的小伙伴们。2010年9月,参加高考的33名安康家园学生有29名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他们将在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的持续资助下完成大学学业。
最近,日照钢铁集团公司还在与有关方面进行重组谈判。但公司董事长杜双华表示:我们一直秉承了公司的“责任”文化,这方面的投入,我本人认为没有多和少的差别,只有“需要”和“尽心”的概念,即便是重组也不影响慈善,不影响我们承担社会责任。我们要用心去做慈善,长期为孩子们负责。我们不但要把这些孩子全部抚养成人,并且还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对这些升学的孩子,不管他们是在哪个地区哪个学校,我们都要负责到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爱心激发力量,力量成就梦想。日照钢铁集团公司用行动、用大爱为孩子们扬起生命的风帆,点亮心中的明灯。相信孩子们在社会大爱的相随相伴下,定会拥有绚丽多彩的明天!
(背景资料:日照钢铁集团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烧结、炼铁、炼钢、轧材、发电于一体并配套齐全的民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10年公司完成钢产量1236万吨,材产量1210万吨;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5亿元,实现利税76亿元,其中利润45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截至去年底,日钢已累计产钢5000余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实现利税400多亿元,上缴税金200多亿元(包括海关增值税)。日照钢铁集团公司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积极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广泛参与捐资助学、扶老助困、抗震救灾、卫生医药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6.5亿元。双流“安康家园”也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30年来捐资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公益项目。)
安康家园师生合影
晨读
努力学习,也是一种感恩
签名祈祷
上学
专心学习